学校简介

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,隶属西安理工大学子弟学校,其前身为1972年创建的陕西机械学院职工子弟学校。学校规模宏大,现有52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2827余人。凭借卓越的办学成果,先后荣获国家、省、市、区授予的60多项荣誉称号,如全国中华武术操实践校、全国“双有”优秀集体、陕西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、陕西省武术特色学校、西安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、西安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、西安市创客教育优秀学校、西安市楹联教育示范基地、碑林区文明校园等。


办学理念先进:近年来,学校秉持“服务理工、造福社会”的办学宗旨,坚守“教育放生、文化育人”的办学思想,确立“让每个人都找到自我”的办学理念,明确“高质量,强特色,创一流”的办学目标,坚定不移地走“人文 + 科技”特色办学之路,致力于培育“身心健康,具备创新精神、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”的时代新人。


师资力量雄厚:学校师资队伍实力强劲,教职工近142人,他们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,且富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,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。各级各类教学能手、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优秀教师等占教师总数70%以上。校内还设有陕西省基础教育名校长工作室1个,为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管理提供专业引领。


育人模式科学:学校贯彻教育放生的办学思想,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总目标,实现教育理念与育人方式两大创新,充分激活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大阵地,全力打响服务、课程、质量、文化四大品牌,精心创建森林教育、思政教育、劳动教育、传统文化教育、科技创新教育五大实践基地,助力每一位学生找到自我,成就幸福人生。


校本课程丰富:学校以第一课堂国家课程为核心,积极打造第二课堂校内书院课程与第三课堂校外基地课程,构建起包含10个模块120多门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。书院课程传承中国古代书院德业兼修、因材施教的优良传统,专注于学生的养成教育、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;基地课程则借助自然、大学、社会等资源优势,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,为学生提供释放天性、亲近自然、认识社会的实践契机。


办学特色鲜明:学校坚持“人文 + 科技”的办学特色。全校师生积极投身中华武术习练,踊跃参与全国各类武术赛事。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,挂牌成为谷建芬新学堂歌示范校、“百千万音乐人才培养工程”乡村振兴美育示范校,并推出由谷建芬老师谱曲的校歌《强国有我》。精心建设科技活动室——问天馆,开设人工智能、达文西、建模等7门科技课程。


校园文化浓郁:学校匠心打造校园内的立心书院。步入校园,建筑与景观皆以经典命名,楹联画龙点睛,教室内外、走廊、楼梯处处可见文化墙与师生书画作品。博文馆、乐成轩、砚云轩、尚武馆、天问馆等建筑交相辉映。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书院校园里,教师们重拾师道信仰,学生们深受国学熏陶,有力促进了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。


教育质量优异:学校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升,被碑林区确定为“教学质量免测学校”。在2024年碑林区教学统考中,语文成绩荣膺全区第一,数学成绩位居全区第二。学生素质全面发展,在科技比赛、武术比赛、体育比赛、艺术活动及经典诵读等领域屡获佳绩,近三年荣获省级以上奖励932项,学校也因此荣获“五育并举”学生全面发展奖。


示范成效显著:作为区级名校,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西安市星光实验学校、碑林区仁厚庄小学、碑林区永宁小学三所“+校”共同发展。2022年成功举办美育中国·谷建芬新学堂歌音乐会;2023年顺利举办谷建芬《强国有我》歌曲发布会暨新学堂歌汇报活动;2024年,学校430余名师生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,精彩出演中国首部沉浸式儿童剧《歌声改变人生》陕西篇。